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界面和界面材料

报告题目: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界面和界面材料

报告人:张金宝教授   厦门大学

报告时间:2023 07 15日上午 10:00-11:00

报告地点:苏州大学物理科技楼101

报告人简介:张金宝,厦门大学材料学院教授、博士生导师,入选国家高层次青年人才、福建省闽江学者特聘教授、福建省百人计划和厦门市双百创新人才。本科及硕士就读中南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应用化学专业,2016年在瑞典乌普萨拉大学获得物理化学专业博士,曾作为访问学者到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大学、法国巴黎七大、西班牙国家纳米中心等科研院所交流。曾先后在澳大利亚蒙纳士大学担任博士后和美国斯坦福大学任职 Wallenberg 博士后研究员。目前担任《The Innovation》、《中南大学学报英文版》、《中国材料进展》、《Nano-Micro Letters》期刊青年编委。长期从事光电半导体材料和器件的开发,涉及新材料合成、界面工程、大面积薄膜沉积技术等,以第一/通讯作者(含共同) Chem (1), Advanced Materials (3), Materials Today (1) 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 (6),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/ACS Nano/Nano Energy (6), ACS Energy Letters (2)等领域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 40余篇以及 2篇书籍章节。

报告摘要: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转换效率和稳定性得到不断提升,展示出较高的产业应用前景。其中,界面传输材料作为不可或缺的器件组分,对电荷收集、钙钛矿结晶调控和器件稳定性起至关重要的作用,然而常用的空穴传输材料PTAAspiro-OMeTAD 空穴传输材料面临导电性低、表面润湿性差和界面稳定性差等问题。我们系统探索了掺杂体系中化学添加剂的作用机制,厘清了添加剂对器件效率和稳定性的单一和协同效用。发展了埋底界面的大面积无损剥离技术,开发了多种埋底界面调控策略,降低了界面电压损失和提升了界面稳定性。其次,改进了真空蒸镀方法制备有机空穴传输层,通过引入溶剂后处理的方法有效改善薄膜微观结构和导电性,将器件效率提升至23%以上,进一步探索了蒸镀无掺杂薄膜的光浸润效应,并提出了光致卤素迁移的物理机制。

返回原图
/